胸段或腰段脊髓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性损伤,尤其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运动伤害,占所有病例的60%以上。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脊柱骨折脱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以及感染性疾病(如脊髓炎)。这类损伤多发生在胸腰交界处(T11-L2),因该区域脊柱活动度大且受力集中,易受外力冲击导致神经压迫或断裂。
-
外伤性因素: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是首要诱因,强大的冲击力可直接造成脊柱骨折或脱位,进而压迫脊髓。运动伤害(如滑雪、橄榄球)中的剧烈扭转或撞击也可能引发胸腰椎损伤,尤其在缺乏保护装备时风险更高。
-
脊柱结构脆弱性:胸腰段(T11-L1)是脊柱生理曲度转折区,受力时易发生楔形压缩骨折或爆裂性骨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轻微跌倒即可导致椎体塌陷,虽症状较轻但可能累及脊髓。
-
疾病与感染:脊髓炎、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可引发炎症性损伤,而肿瘤或血管畸形则通过压迫或缺血机制损害脊髓功能。这类非创伤性原因约占病例的15%-20%。
-
职业与生活习惯:重体力劳动或长期不良姿势可能导致慢性脊柱劳损,增加脊髓损伤风险。医源性操作(如手术失误)虽罕见,但需严格防范。
预防胸腰段脊髓损伤的关键在于避免高风险行为(如驾车不系安全带)、运动时佩戴护具,以及定期筛查骨质疏松。一旦受伤,需立即固定脊柱并就医,以最大限度减少神经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