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评分标准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教师招聘类(如教资考试)
-
材料分析题 (14分)
-
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2-14分)
-
缺少分条罗列但内容合理(10-12分)
-
无分条罗列但内容有理(6-8分)
-
其他情况酌情扣分
-
-
阅读理解 (14分)
-
理解正确且采用原文作答、字迹美观(12-14分)
-
缺少“理解正确”或“采用原文”酌情扣分
-
-
写作 (50分)
-
一类作文(50-38分):立意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
二类作文(38-25分):基本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
三类作文(25-10分):内容单薄、结构基本完整
-
四类作文(10-0分):偏离题意、结构混乱、语病多
-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幼通用)
-
公民道德素养 (6分)
- 无违法违纪行为、获得荣誉称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
-
学习能力与行为习惯 (5分)
- 学习自觉、作业完成质量高、课程成绩达标
-
交流合作与实践能力 (6分)
- 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团队协作表现良好
-
运动与健康 (7分)
- 体育课程成绩达标、无不良行为记录
三、其他场景(如高校综合素质评价)
-
思想道德素质 (20分)
-
社会实践与竞赛 (10分)
- 获得表彰、竞赛获奖(含集体奖减半)
-
日常行为规范 (10分)
- 网络文明、卫生习惯、值日表现等
四、评分原则
-
等级划分 :通常采用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等等级,具体分数段根据指标量化
-
材料要求 :需提供客观真实的行为证明材料
-
扣分细则 :如缺考、作弊、违反纪律等行为会扣除相应分数
以上标准需结合具体评价场景调整,建议参考官方文件获取最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