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是人体呼吸受阻或停止的异常状态,属于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绝非正常生理现象。其核心危害在于缺氧导致器官损伤,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以下是关键知识点分述:
-
窒息的本质与分类
窒息分为完全性(气道完全阻塞)和部分性(呼吸不畅但仍有气流)。前者如异物卡喉,后者常见于哮喘或过敏反应。无论哪种类型,均会导致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触发代谢紊乱。 -
典型诱因与高危场景
- 异物阻塞:婴幼儿误吞玩具、成人进食过快导致食物卡喉。
- 疾病因素:喉头水肿、重症肺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
- 环境意外:溺水、浓烟吸入或颈部受压(如勒缢)。
-
识别窒息的黄金信号
患者可能出现面部青紫、无法发声、双手抓喉等表现,伴随呼吸微弱或停止。婴幼儿则表现为突然哭闹中断、嘴唇发绀。 -
急救与预防的核心措施
- 海姆立克法:对清醒者实施腹部冲击,婴儿需交替进行背部叩击与胸部按压。
- 预防优先:避免给幼儿细小玩具,进食时细嚼慢咽,过敏体质者远离过敏原。
提示:窒息抢救需分秒必争,即使成功解除阻塞也应就医排查潜在损伤。日常掌握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可大幅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