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急救的关键在于迅速解除气道阻塞和恢复呼吸,而非依赖药物。 若因异物阻塞导致窒息,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或拍背压胸法(婴儿)排出异物;若因过敏、哮喘等引发喉头水肿或痉挛,可肌注肾上腺素(如过敏性休克)或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且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盲目用药可能加重风险。
-
异物窒息:物理急救优先
食物、痰液等阻塞气道时,任何药物均无法替代急救操作。第一时间实施海姆立克法(站立位腹部冲击)或俯身拍背法(婴儿),同时呼叫急救。仅在异物清除后,若出现缺氧症状才需吸氧或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辅助。 -
过敏性窒息:肾上腺素为首选
过敏引起的喉头水肿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0.3-0.5mg大腿外侧),配合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激素(如甲泼尼龙)。但需注意,肾上腺素需专业指导使用,非专业人士应等待救护车。 -
哮喘/支气管痉挛:快速解痉药物
若窒息伴喘息,立即吸入短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雾化液),严重者可静脉注射氨茶碱或糖皮质激素。但需避免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以免抑制呼吸。 -
药物使用警示
- 窒息合并心脏骤停时,需心肺复苏并静注肾上腺素,但剂量与过敏不同;
- 阿托品等抗胆碱药仅用于有机磷中毒,非通用解窒药物;
- 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适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对气道阻塞无效。
提示:窒息急救分秒必争,切勿自行用药延误抢救。 掌握海姆立克法、及时呼叫120、明确窒息原因后再针对性用药,才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日常应学习急救技能,并避免让儿童、老人接触高风险异物(如果冻、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