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起付线1800元不完全等同于自付一,而是指年度内门诊医保范围内费用累计需先自付的金额,超过部分才按比例报销。 自付一属于医保目录内甲类项目,起付线以下及封顶线以上的费用均需个人承担,但两者概念和计算方式不同。
-
起付线的本质
北京职工医保门诊起付线为1800元/年,指自然年度内医保范围内费用(检查、药品等)累计未达此金额时全额自付,超过后按医院等级分段报销。例如在职职工在三甲医院门诊,1800元至2万元区间报销70%,2万元以上报销60%。住院起付线则单独计算(首次1300元,后续650元/次)。 -
自付一与起付线的区别
自付一是医保目录内甲类项目(如部分药品、诊疗)的统称,费用全额纳入报销范围计算;而起付线是报销门槛,与费用是否属于医保目录无关。例如:某次门诊医保内费用500元,若当年累计未达1800元,则500元需全部自付;若已超起付线,500元中的自付一部分按比例报销。 -
费用分类与报销逻辑
医疗费用分为三类:自付一(甲类,全额纳入报销)、自付二(乙类,需先自付10%再纳入报销)、自费(全自付)。起付线仅针对医保范围内费用(自付一+自付二纳入部分),自费项目不参与累计。 -
特殊情形提示
退休人员起付线为1300元,报销比例更高;社区医院门诊报销比例达90%。若当年未达起付线,医保码/社保卡结算时仍会显示“医保范围内金额”累计,但实际报销金额为零。
医保报销需同时满足定点医院、费用属医保目录、超起付线三大条件。建议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询累计金额,合理规划就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