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噪声检测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监测因子与标准
-
监测因子
-
Ld :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
-
Ln :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
Lmax :最大A声级(适用于突发或偶发噪声)。
-
-
标准要求
- 遵循《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及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时优先执行)。
二、测点选择与布局
-
测点原则
-
代表性 :覆盖噪声源及劳动者活动区域,确保结果能反映实际暴露水平。
-
均匀性 :声场均匀时取3个测点平均值;非均匀时划分声级区,每个区取2个测点平均值。
-
可操作性 :优先选择固定测点(如操作台、通道),流动岗位需使用个人声暴露计。
-
-
特殊场景
-
高架或声屏障 :在受影响建筑户外1米处另设测点。
-
居民区相邻 :测点应选在居室中间,室内值需比标准值低10dB(A)。
-
三、测量方法与设备
-
测量类型
-
稳态噪声 :测量1分钟等效声级(如昼间Ld、夜间Ln)。
-
非稳态噪声 :测量整个工作时间或代表性时段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
-
突发噪声 :需单独测量最大A声级(Lmax)。
-
-
设备要求
-
使用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采样间隔根据响应特性调整(快响应≤1s,慢响应≥5s)。
-
仪器需定期校准,防风、防雨,风速超过5m/s时采取防风措施。
-
四、测量环境与修正
-
环境条件
-
无雨雪、无雷电,风速≤5m/s,避免强气流、电磁场干扰。
-
背景噪声值比测量值低10dB(A)以上时无需修正,3dB~10dB(A)时需按规范修正。
-
-
时间与频次
-
固定声源:分昼夜各1次,连续监测2天。
-
流动声源(如交通):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20min等效声级。
-
五、数据记录与报告
-
记录内容
-
包括测量时间、地点、因子、仪器型号及校准状态。
-
纂实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差值,特殊气象条件需注明。
-
-
报告要求
-
数据应与原始记录一致,异常值需分析原因并修正。
-
需明确检测目的(如合规、健康评估),并附测点布局图。
-
六、其他注意事项
-
人员防护 :高噪声环境需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
动态调整 :噪声源变化时(如设备启动/停止),需及时重新测量。
通过以上要点,可系统开展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