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三大类,涵盖多个维度和领域:
一、环境质量监测
-
大气环境监测
-
监测污染物: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ₓ)、颗粒物(PM2.5/PM10)、臭氧(O₃)、一氧化碳(CO)等。
-
物理参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因素。
-
-
水环境监测
-
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
-
物理性质:水温、pH值、溶解氧等。
-
-
土壤环境监测
-
污染物检测:重金属(如铅、镉)、有机物、氮磷等。
-
物理性质:土壤质地、酸碱度(pH值)、含水量等。
-
-
声环境监测
- 噪声参数:声压级、声谱特征、噪声时长等。
-
辐射环境监测
- 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如α、β射线)、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
-
生物环境监测
- 生物指标:动植物种类、数量、微生物群落等。
二、污染源监测
-
大气污染源监测
-
排放口监测:固定源(如工厂)、无组织排放(如道路扬尘)。
-
特殊场景:机动车尾气、燃煤电厂排放等。
-
-
水污染源监测
-
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重金属、酸碱度等。
-
农业污染:农药残留、氮磷流失等。
-
-
土壤污染源监测
-
重金属污染:土壤样品分析。
-
固体废物:渗滤液、填埋场污染。
-
-
噪声污染源监测
- 工业设备、交通噪声等。
三、生态与环境变化监测
-
生物多样性监测
- 物种丰富度、栖息地质量等。
-
生态系统健康监测
- 水体富营养化、森林砍伐影响等。
-
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 长期监测数据对比,评估政策效果。
补充说明
-
监测方法 :包括物理检测(如光谱分析)、化学分析(如重量法、色谱法)、生物指标等。
-
标准体系 :分为国家/地方标准,涵盖污染物限值、环境质量评价等。
-
应用领域 :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综合了环境监测的多个维度,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监测项目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