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满15年不交后,达到退休年龄可领取养老金但金额较低,医保报销可能中断,其他社保待遇无法享受,城市福利资格受限,补缴成本可能增加。
-
养老金领取条件与金额
社保缴费满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缴费年限越长、金额越高,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越多。仅缴15年时,养老金按基础账户和个人账户合计计算,通常为在职时工资的20%-30%,远低于长期缴费者的水平。 -
医保待遇中断风险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停缴后,医保保障同步停止。次月起无法享受门诊、住院报销,仅可使用个人账户余额。若退休前未达到当地医保缴费年限(通常25-30年),退休后需补缴或放弃终身医保待遇。 -
其他社保权益丧失
停缴社保后,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立即失效。例如生育津贴申领需连续缴费,失业金领取需满足缴费年限,工伤赔付需在保期间发生事故。 -
城市资格限制
多地要求购房、购车、积分落户等需连续缴纳社保。停缴可能导致已累计的连续缴费年限清零,影响购房资格或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 -
补缴难度与成本
停缴后若需补缴,可能需承担滞纳金。若退休时缴费不足15年,部分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但政策逐步收紧,部分人群可能面临延迟退休或转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风险。
继续缴纳社保可提升养老金水平、维持医保报销及城市权益,若经济压力大,可优先确保医保不断缴。临近退休或需长期定居某地时,建议提前规划缴费年限,避免福利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