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四线”并非一个标准的行业或安全术语,因此没有明确的定义或解释。在煤矿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领域,通常提到的与防治水相关的概念包括“三专两探一撤”等,这些术语有明确的定义和实施要求。
- “三专”:
- 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应具备防治水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操作技能,并经考核合格。他们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分析水害情况、制定防治措施等关键工作。
- 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专用探放水设备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工具,必须满足探放水作业的需要。这些设备应专用、管理到位、操作熟练,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探测。
- 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专门的探放水队伍由经过考试合格并取得探放水作业合格证的人员组成。他们负责实施探放水作业,包括钻探、物探等,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直接执行者。
- “两探”:
- 物探:利用物理手段探测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主要用于探测采掘工作面周围的水害隐患,如含水层、断层、陷落柱等。
- 钻探:直接获取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主要用于验证物探结果、查明采掘工作面前方的富水性、水量等情况。
- “一撤”:
- 发现有透水征兆立即停产撤人:在矿井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透水征兆(如工作面挂汗、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
“防治水四线”可能是一个误解或错误的表述。在煤矿安全生产和水资源管理领域,更常见和标准的术语是“三专两探一撤”。这些措施和原则共同构成了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基础,旨在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