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龛影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在影像检查中的直接征象,表现为造影剂填充溃疡凹陷形成的突出影像, 常见于20-50岁人群,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是胃溃疡的5倍。关键特征包括:上腹规律性疼痛、餐后或空腹症状差异、X线/胃镜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
-
病因与机制
胃酸和消化酶侵蚀黏膜层是核心病理,幽门螺杆菌感染(90%十二指肠溃疡与此相关)破坏黏膜屏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吸烟、酗酒及精神压力会加剧损伤。胃溃疡多位于小弯侧,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 -
典型症状
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下次进食前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则表现为空腹或夜间痛,进食后减轻。剑突下固定压痛(胃溃疡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偏右)是常见体征,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或穿孔。 -
诊断方法
- 胃镜检查:金标准,可直观观察溃疡形态并活检。
- X线钡餐造影:龛影呈乳头状或锥形突出,边缘光滑,周围可见“黏膜线”“项圈征”等良性特征。
- 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明确病因。
-
治疗与预防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4-8周。避免辛辣、酒精、非甾体抗炎药,规律饮食并戒烟。长期未愈的胃溃疡需警惕癌变,十二指肠溃疡极少恶变。
早期规范治疗可完全愈合,但需完成全程用药并复查。若出现持续疼痛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