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司法鉴定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指导。以下是《规定》的核心内容和亮点提炼:
明确鉴定事项范围:只有属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专门性问题,人民法院才会委托鉴定。通过生活常识或经验法则能够判断的事项,将不予委托鉴定。
严格审查鉴定材料: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是审查的重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将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采信。
规范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质: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法院将对鉴定人的选任和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强化鉴定意见的审查:法院将对鉴定意见的依据、方法、结论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完善监督机制:法院将对鉴定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鉴定过程符合法律规定,防止出现违规行为。
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规定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通过明确鉴定事项和审查标准,减少不必要的鉴定程序,提高司法效率。
保护当事人权益:规定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确保鉴定过程公平、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来说,《规定》的实施不仅规范了司法鉴定工作,还提高了司法效率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