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僵是一种表现为动作和言语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抑制的状态,严重时患者会僵住不动、不食不饮,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关键处理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分类治疗(如电休克疗法或药物干预)以及基础护理(防褥疮、营养支持等)。 以下是具体处理要点:
-
紧急评估与生命支持:首先需鉴别木僵类型(紧张性、抑郁性、心因性或器质性),通过体格检查、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基础,对拒食者需鼻饲或静脉输液,同时定期翻身、清洁口腔和皮肤,防止并发症。
-
分类治疗
- 紧张性木僵:首选电休克治疗(MECT),2-3次即可显著缓解;禁忌者可用舒必利静脉滴注。
- 抑郁性木僵:同样优先选择MECT,次选抗抑郁药如氯丙咪嗪或舒必利。
- 心因性木僵:多数可自行缓解,持续者可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氯硝西泮)或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 器质性木僵:需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脑肿瘤)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支持。
-
护理与观察:患者需24小时监护,注意夜间可能自行活动觅食;定期检查大小便情况,必要时导尿或灌肠。心理支持对心因性患者尤为重要,需减少刺激并创造安全环境。
提示:木僵状态需及时就医,延误可能加重病情。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确保症状无复发或转化(如转为兴奋状态)。家属应学习基础护理技巧,配合医疗团队提高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