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调解
诉前调解的程序顺序和特点如下:
一、程序顺序
-
起诉后启动
诉前调解需在法院正式立案后、开庭前进行。当事人需先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法院在登记立案后,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启动调解程序。
-
调解与诉讼的分流
-
调解成功 :案件无需进入诉讼程序,直接终结纠纷。
-
调解失败 :法院将依法立案,进入正式诉讼程序。
-
二、核心特点
-
非诉讼程序
诉前调解属于非诉讼程序,不涉及开庭审理,程序相对简便。
-
法律文书效力
调解协议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可自愿选择是否履行。
-
费用与时间成本
调解通常免费或收费较低,可节省当事人时间和精力。
三、与“立案前调解”的区别
-
立案前调解 :指当事人主动申请或法院主动介入调解,程序更灵活,但需在起诉前完成。
-
诉前调解 :特指法院在立案后、开庭前进行的调解,具有强制性和程序规范性。
四、注意事项
-
当事人意愿 :若一方拒绝调解,法院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
新规影响 :2025年1月1日起,部分地区试点取消“诉前调”案号,未来可能将调解融入诉讼程序,但调解仍需在立案后进行。
诉前调解的启动前提是案件已进入法院诉讼程序,但通过调解可避免正式立案,从而实现纠纷的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