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保政策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核心,主要包含以下关键内容: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全国统筹推进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旨在平衡养老金支付压力与就业促进。
-
降低社保费率
首次明确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通过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就业,同时确保社保基金可持续性。
-
养老金计发基数调整
2018年7月1日起,部分地区调整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及缴费工资指数基数,例如广东地区将上限调整为20004元,下限为3100元。
二、医疗保险改革
-
按病种付费实施
推广130个病种按病种付费,明确各类疾病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减少患者自费负担。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就医可直接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报销,覆盖全国8499家定点医疗机构,简化报销流程。
-
医保基金监管加强
通过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社保费,提升征管效率,减少企业漏缴风险。
三、其他重要调整
-
社保缴费方式优化
推广批量代扣、手机银行等便捷缴费渠道,降低参保人员缴费成本。
-
养老金计发机制完善
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养老金调整5%,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倾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水平挂钩。
-
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合并
将三项保险合并为“三险一金”,简化管理流程,提高保障效率。
四、政策影响
-
对个人 :养老金计发基数调整、医保报销范围扩大,但需关注地区差异;延迟退休可能延长缴费年限。
-
对企业 :社保费率降低减轻负担,但需适应新征管要求。
以上政策体现了社保制度向公平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趋势,未来可能进一步优化个人权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