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寒发热需及时采取保暖、补充水分、监测体温等措施,若持续高热或伴随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关键处理要点包括: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药物干预(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病因排查(区分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发热)。
-
物理降温与保暖
避免直接吹风,穿戴透气衣物,用32-34℃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婴幼儿禁用酒精擦浴,以免皮肤吸收中毒。 -
药物使用原则
成人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mg,间隔4-6小时)或布洛芬(每次200-400mg,间隔6-8小时)。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
病因识别与就医指征
若体温持续超过39℃达48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警惕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及时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
水分与营养支持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可补充电解质饮料。饮食以易消化的粥、汤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代谢负担。
提示:自行处理仅适用于轻度发热,反复发热或高危人群(孕妇、慢性病患者)应优先就医。退烧药不可滥用,掩盖病情可能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