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甲亢首选丙硫氧嘧啶(PTU)治疗,因其胎盘透过率低、致畸风险较小,尤其在孕早期安全性更高;孕中晚期可考虑换用甲巯咪唑(MMI)以减少肝脏毒性,但需严格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治疗核心在于快速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至轻度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同时密切监测母婴健康。
-
药物选择与阶段划分
孕早期(前3个月)优先使用PTU,因其致畸风险显著低于MMI,且对胎儿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孕中晚期可过渡至MMI,但需根据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胎儿甲减或母体肝损伤。 -
用药原则与监测要点
治疗需以最小有效剂量为目标,每月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维持其值在正常上限或略高水平。孕早期每1-2周、孕中晚期每2-4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心悸、呕吐等症状需及时评估是否需联合β受体阻滞剂或调整方案。 -
特殊情况处理
若发生甲亢危象,需立即住院并静脉注射抗甲状腺药物;妊娠剧吐相关的一过性甲状腺毒症通常无需用药,以对症支持为主。哺乳期可安全使用低剂量PTU或MMI,建议哺乳后服药以降低婴儿暴露风险。
总结:妊娠期甲亢用药需个体化,早期PTU、中晚期MMI的阶梯方案是主流选择,但一切治疗应在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定期筛查与动态监测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