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果糖不耐受(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 HFI)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遗传代谢病,其特点是患者体内缺乏参与果糖代谢的关键酶——醛缩酶B(ALDOB)。当患者摄入果糖、蔗糖或山梨醇后,会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症状,包括低血糖、乳酸酸中毒、高尿酸血症等,严重时可导致呕吐、腹痛、肝肿大甚至昏迷。
典型症状
- 腹痛:由于果糖代谢障碍,果糖在肝脏内积累,引发炎症和损伤,导致脐周或上腹部疼痛。
- 腹泻:果糖不能被正常代谢,乳酸等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积累,刺激肠黏膜引发腹泻。
- 恶心与呕吐: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伴随腹部不适。
- 肝肿大:果糖在肝脏中堆积,造成肝细胞损伤,导致肝脏肿大,可能伴有右上腹压迫感。
- 低血糖:患者摄入果糖后,因糖代谢受阻,可能出现出汗、震颤、昏迷等低血糖症状。
诊断方法
- 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监测血糖变化初步筛查果糖代谢障碍。
- 血果糖测定:检测血液中果糖含量,判断是否存在代谢障碍。
- 肝脏活检:通过病理分析确认肝脏内是否存在果糖代谢异常。
治疗建议
- 饮食控制:终身避免摄入果糖、蔗糖及山梨醇,同时补充维生素C。
- 急性期治疗:低血糖发作时,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并补充电解质。
- 长期管理:规律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注意监测肾功能,预防慢性并发症。
总结与提示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是一种严重的遗传代谢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严格饮食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得到显著改善。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明确诊断,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