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失代偿需立即采取专业医疗干预,核心措施包括纠正诱因(如感染、贫血)、药物治疗(利尿剂、强心药等)、生活方式调整(限盐限水)及必要时非药物手段(如心脏起搏器)。
-
紧急处理与诱因控制
急性发作时需端坐位减少静脉回流,同时吸氧并管理液体出入量。优先纠正感染、甲亢等诱因,避免病情恶化。 -
药物治疗方案
- 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水肿和心脏负荷。
- 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改善血流。
- 长期用药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需从小剂量开始调整。
-
生活方式与康复管理
- 饮食严格低盐(每日≤3g)、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活动限制避免剧烈运动,心功能Ⅳ级需卧床休息。
- 戒烟酒并控制情绪,减少心脏应激。
-
非药物治疗选择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
- 植入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机械辅助装置用于终末期心衰过渡。
总结:心功能失代偿需综合治疗,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