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动脉有纤维梗死可能是原发性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抗磷脂综合征肾损害等疾病的症状。具体如下:
- 原发性恶性高血压:这是肾小动脉有纤维梗死较为常见的病因。当舒张压高达 150mmHg 左右时,小动脉壁易发生坏死,病情越严重坏死程度越高。此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RAS)过度激活、血管加压素活性增强、前列环素减少、激肽水平下降等血管活性物质异常,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局部凝血、细胞内钙含量增多等因素,都与纤维素样坏死的发生相关。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就常由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引发,动脉病变主要为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及肌内膜增厚 。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长期发展,引发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其中就包括肾小动脉出现问题。早期肾体积会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之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进展,会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进而影响到肾小动脉,导致肾小动脉纤维梗死,最终引发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
- 抗磷脂综合征肾损害: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会反复形成血栓,该病症并发肾脏损害时,主要机制是肾内各级血管血栓形成。其中抗磷脂综合征肾病属于肾内小血管的血管闭塞性疾病,病变就包括肾内小动脉的纤维性血栓,也就是可能出现肾小动脉纤维梗死,临床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严重时出现恶性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
肾小动脉有纤维梗死是较为严重的情况,若发现相关迹象,应及时就医,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避免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