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C(过程质量控制)抽检比例标准根据产品特性、生产阶段和风险等级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产品特性分类
-
关键零部件/高风险项目
-
板栅厚度 :按对角线抽检,每板不少于3片
-
板栅重量 :每板不少于10片
-
外观缺陷 (变形、缩筋、断筋等):按每板5%抽检
-
铅膏视密度 :合格率要求3克以内70%以上,±5克以内85%以上
-
充电性能 (反极):按100%抽检
-
-
一般零部件/中风险项目
-
和膏配料 :按100%抽检
-
下片变形 :每人每天抽检至少20片
-
-
低风险项目
- 包装完整性 :通常按批次随机抽检
二、按生产阶段分类
-
原材料入厂(IQC)
-
抽样比例通常为10%-20%,重点检测外观、尺寸等基础指标
-
例如:每批次抽测n=5,检验水准IL=Ⅱ,AQL=0.4
-
-
过程巡检(OQC)
-
频率 :每2小时一次
-
抽样标准 :按GB2828-2012标准执行,主缺AQL=0.4,次缺AQL=1.0
-
例如:每批次n=5,接收数c=0(严控)
-
-
成品出货前(OQC)
-
抽样比例不低于日产量50%,重点检测功能性和外观
-
例如:日产量1000件,需抽检500件以上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特殊场景 :
-
特采/加严检验 :需多部门联合确认后,从合格仓库点随机抽取
-
客户特殊要求 :可能低于常规标准,需以合同为准
-
-
工具与规范 :
-
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根据过程能力调整抽样方案
-
记录与反馈:对不合格品需填写异常报表并追溯原因
-
以上标准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如GB/T2828-2003、IATF 16949)并形成文件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