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5年的十大任务详解: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以上就是2025年的十大任务详解。这些任务涵盖了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开放、风险防控、三农工作、城镇化、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