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2025 年的十件民生实事涵盖生态、能源、就业等多领域,致力于提升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具体如下:
- 推进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气环境整治:加强兵地、区域联防联控,落实 “一企一策”,推进工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标是全年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 81% 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 5% 以内,PM2.5 浓度控制在 39 微克 / 立方米以下,实现多项污染物减排及煤炭消费、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 实施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二期工程:在一期基础上,2025 年力争在巴州、阿克苏、喀什等地州建成相关项目,解决沿线区域管道输气能力和覆盖范围不足问题,惠及 7 个县市和 5 个团场约 300 万人,保障冬季高峰用气需求。
- 开展劳动者就业关爱帮扶行动:实现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2 万人以上,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 16 万人以上,脱贫人口务工规模 108.7 万人。举办退役军人(家属)招聘活动 200 场次以上,培育建设 10 个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将相关工程项目纳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监管。实施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行动,新增高技能人才 2 万人以上,奖补 1 万名优秀产业技能人才。
- 实施中小学生健康关爱行动:改造 58 个县市区 1.7 万间教室照明,使全区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延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课间休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校园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 2 小时。做好视力监测和建档,降低近视率,巩固 “双减” 成果,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
- 实施家庭困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高 0-14 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补贴标准,投入资金为 4000 名视力、听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服务。
- 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扩建 30 个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 2000 户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每年不少于 36 次居家上门服务。对 5000 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
- 开展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和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办理案件不少于 3 万件、提供咨询不少于 5 万次。在相关场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推进值班律师、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调解化解群众纠纷不少于 25 万件,化解率达 92%。
- 开展数字便民利企提升行动: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推动更多事项 “一窗通办”。在 “新服办”“新企办” APP 上各新增 500 个以上办理事项。推进 “高效办成一件事” 等重点事项,推广创新事项不少于 12 项。优化 “12345+” 民生诉求接诉即办,确保工单办结率 95% 以上。
- 实施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更新改造城市燃气、供热、供排水老旧基础设施 3800 公里,惠及 70 万户居民。加强城乡高质量配电网建设,开展高层小区双电源改造、县域电网与主电网补强工程、配电网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及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 实施科技文体惠民行动:选派不少于 1000 名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活动不少于 2000 场,组织中小学生参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3 万人次以上。推动 100 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开展县市级及以上群众性体育赛事 300 项以上。推进相关博物馆对外开放,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 4 万场次,推出文旅消费优惠措施。
这些民生实事全方位覆盖了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有望显著提升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