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面出现与浅静脉走向一致的线状凹陷,可能由嗜酸性筋膜炎、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液充盈不足等因素引起。具体如下:
- 嗜酸性筋膜炎:男性多发,30-60 岁常见。发病前多有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外伤、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病变常首发于下肢,尤其是小腿下部。特征表现除了皮面有与浅静脉走向一致的线状凹陷,还有伸肌膜炎症和增厚,患区皮下深部组织硬肿,伴有局部酸胀、紧绷、疼痛。一般无雷诺现象和内脏病变,检查可见抗核抗体阴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 血栓性浅静脉炎:多由磕碰、长时间静坐等引发。炎症发生时,血管壁形成血栓,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闭合,进而导致皮面出现与浅静脉走向一致的凹陷,同时还可能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比如大隐静脉受累时,不仅能看到皮面的线状凹陷,还可引发隐神经炎反应,使神经分布区出现神经痛 。
- 血液充盈不足:当肢体抬高,如小腿举高时,受重力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血管内血液不充盈,就可能出现皮面与浅静脉走向一致的线状凹陷,一般肢体放下后血液流通顺畅,症状会改善。外伤失血过多、贫血导致血容量低,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
若皮面出现与浅静脉走向一致的线状凹陷,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