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瘙痒、刺痛、灼热感或麻木感,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色素沉着或感染溃烂。这些症状因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皮肤微循环障碍、神经损伤或代谢紊乱,需及时干预以避免恶化。
- 顽固性瘙痒:全身或局部(如手脚)出现游走性瘙痒,夜间加重,抓挠易引发感染。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和皮肤脱水是主因。
- 异常感觉:四肢麻木、蚁行感或针刺痛,常见于足部,与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可能伴随出汗减少或皮肤干燥皲裂。
- 皮肤外观变化:小腿前侧出现红褐色斑块(胫前斑)、颈部/腋下褶皱处变黑(黑棘皮病),或突发无痛性水疱(糖尿病性大疱病),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
- 感染症状:真菌或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皮疹、鳞屑或脓疱,如足癣、念珠菌感染,伴有灼热感或分泌物。
- 硬化与增厚:颈背皮肤变硬如橘皮,关节活动受限;指尖僵硬如“石子感”,与胶原蛋白糖基化有关。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反复皮肤感染或难以愈合的溃疡,应警惕血糖失控,及时就医并强化血糖管理。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皮肤病变,降低截肢等严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