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是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重要概念,具体如下:
- 视同缴费年限 :
-
定义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可被认定为等同于实际缴费的年限。
-
适用群体 :
-
企业职工:在1992年(部分地区为1995-1996年)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前的连续工龄。
-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前的工作年限。
-
特殊群体:复员退伍军人的军龄、知青下乡年限、调入企业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年限等。
-
计算方法 :
-
时间节点:以当地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间为分界。
-
计算规则:需满足连续工龄条件,中断工作的时间不纳入计算。计算公式为:视同缴费年限 = 制度实施前的连续工龄(精确到月)。
-
审核流程 :由社保部门审核档案材料后确认,无法提供档案则无法认定。
- 核定缴费年限 :
-
定义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是体现参保人缴费情况的重要依据。
-
计算方法 :
-
实际缴费年限:职工按规定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
视同缴费年限:如前所述,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
-
审核流程 :由人社部门核定,结合个人档案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建议
-
准备材料 :在办理退休手续前,准备好身份证、个人档案原件及其他佐证视同缴费年限的材料,如招工手续、转正定级表、工资发放表、工作经历、离职手续等。
-
及时审核 :尽早向当地社保部门提交视同缴费年限的审核申请,以确保在退休时能够准确计算养老保险待遇。
-
了解政策 :熟悉相关政策和规定,了解自己的权益,避免因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而影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