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不足、制度不完善、监测滞后
医院感染质量检查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
一、人员配置与管理
-
专职人员不足
部分医院缺乏专职感染管理团队,甚至由兼职人员负责,导致监管不力。 改进 :增加专职人员数量,确保至少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并建立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
-
培训与意识不足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不足,执行制度意识薄弱。 改进 :每月开展全员培训,每季度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强化制度执行监督机制。
二、制度与流程
-
制度不完善
部分医院缺乏重点部门管理、手卫生、职业防护等专项制度。 改进 :修订完善消毒隔离、职业暴露、医疗废物管理等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
流程执行不到位
一桌一巾、拖帕分区使用等操作规程未落实,地面污染处理不规范。 改进 :加强操作培训,设置警示标识,使用吸湿材料优先处理污染地面。
三、监测与反馈
-
监测体系不完善
缺乏微生物室、细菌室,环境监测数据与实际不符。 改进 :建立微生物室,配备检测设备,开展定期环境卫生学监测和耐药菌监测。
-
漏报与分析机制缺失
月度漏报调查不及时,感染原因分析不深入。 改进 :每月第二周开展漏报调查,分析感染趋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四、资源与技术
-
设备与物资不足
消毒设备落后,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 改进 :更新动态消毒机、紫外线灯等设备,规范医疗废物分类与暂存管理。
-
信息化管理滞后
监测数据记录不规范,追踪整改措施不到位。 改进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记录监测数据,追踪整改进度。
五、领导与组织
-
领导重视不足
医院感染管理未纳入医院工作日程,领导干预较少。 改进 :院长担任感染委员会主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提高管理站位。
-
三级网络组织缺失
无感染管理小组或职责不清,监督指导不到位。 改进 :明确感染管理科及科室职责,建立三级监督网络,协调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医院感染质量检查的覆盖面和整改效果,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