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质量自查自纠工作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现就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部分医务人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等核心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病历讨论流于形式。
-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存在普通感冒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档次过高或时间过长的现象,未建立完善的用药评估制度。
-
病历书写不规范
病程记录缺少对修改医嘱、化验结果的分析,查房内容空洞,病历存在涂改、字迹潦草等问题,且未规范签署知情同意书。
-
医疗风险意识薄弱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医疗风险预估能力,医患沟通技巧不足,法律意识淡薄。
-
医疗资源不足
手术室布局不合理,胃镜室、发热门诊等设施不达标,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二、整改措施
-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
强化核心制度培训,建立首诊医师负责制考核机制,确保病例讨论有记录、有分析。
-
建立手术风险评估书面制度,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
-
-
规范抗菌药物管理
-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建立用药监测和反馈机制。
-
加强病历书写质量
-
规范病程记录格式,要求对医嘱修改、化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病历需二次审核签字。
-
加强知情同意书管理,确保自费项目均签署相关协议。
-
-
提升医疗风险防控能力
-
开展医疗风险培训,定期组织事故案例学习,建立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报告制度。
-
完善医患沟通流程,设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
-
-
改善医疗资源条件
-
按照国家标准改造手术室、胃镜室等设施,升级信息化系统,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
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完善转诊流程和设备配置。
-
-
强化监督管理
-
建立医疗质量定期检查机制,采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重点关注手术管理、感染控制等关键环节。
-
设立医疗纠纷防范小组,完善纠纷处理预案。
-
三、未来改进方向
-
持续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提升全员质量意识。
-
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能演练,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作,借鉴先进经验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旨在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