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腓骨肌萎缩症概述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也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其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性的肢体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病因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其遗传方式多样,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60余种。
临床表现
-
肌肉无力和萎缩:通常从脚开始,逐渐发展至大腿下1/3处,形成典型的“鹤腿”症状。双手及前臂也受到类似影响,精细动作如扣纽扣、写字、系鞋带等可能受影响。
-
足部畸形:由于足部肌肉萎缩,可能出现弓形足、足下垂和锤状脚趾。
-
感觉障碍:如麻木、触感减退或疼痛。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膝跳反射无法引出。
-
跨越步态:有时患者会呈现跨越步态,把患肢抬得很高,像跨越门槛的姿势。
-
脊柱后侧突畸形:约有10%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
检查
-
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对腓骨肌萎缩症进行分型的重要证据。
-
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评价:该评价可检查肌力的受损情况。
-
神经肌肉活检:当疾病症状及电生理检查对腓骨肌萎缩症诊断及分型有困难时,神经肌肉活检可为其提供确切依据。
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遗传家族史,临床特征,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活检。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分子遗传学分析也可以用于诊断。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物理矫正、手术矫形、穿矫形鞋等。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预测后代患病风险,为患者家庭提供合理的生育决策依据。
预防
有家族史的人应提前进行基因筛查,避免下一代患病。产前检查,先确定父母的基因型,然后用胎儿绒毛,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基因型,做出产前诊断,以便及时终止妊娠。
预后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是慢性进行性疾病,病情多变,受影响的人可能多年来一直保持活跃,寿命正常。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呼吸困难会加速死亡。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