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病,简称CMT)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关键特征包括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对称性肌无力、肌肉萎缩(以腓骨肌为主)及足部畸形(如高弓足、锤状趾),多数患者有家族史。根据病理机制可分为脱髓鞘型(CMT1型)和轴索型(CMT2型),病程缓慢进展,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康复训练和矫形手术可改善生活质量。
-
病因与遗传
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及X连锁遗传。常见致病基因如PMP22(CMT1型)、MFN2(CMT2型)等,影响周围神经的髓鞘或轴索功能。 -
典型症状
- 运动障碍: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肌肉萎缩从足部向上发展,呈“鹤腿”样外观。
- 感觉异常:肢端麻木、发凉,深感觉减退导致天黑时步态不稳。
- 骨骼畸形:高弓足、足下垂、脊柱侧弯等,晚期可累及手部肌肉。
-
诊断与检查
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传导速度减慢)及基因检测确诊。神经活检可见脱髓鞘或轴突变性特征。 -
治疗与管理
- 康复训练:拉伸和有氧运动维持肌力,延缓萎缩。
- 矫形干预:穿戴矫形鞋或手术矫正足部畸形。
- 药物辅助:缓解神经性疼痛,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需医生指导)。
早期诊断和综合干预是关键,患者需定期随访神经科,关注骨骼和运动功能变化。遗传咨询可帮助家庭评估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