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津贴的发放范围和标准根据工种危害类型和地区政策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职业病相关津贴
-
职业病津贴
适用于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如矽肺、尘肺、电焊尘肺等)的工人,包括在职和退休人员。
- 发放标准 :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地方政策执行,例如西安市高龄老人补贴标准可参考。
-
职业病康复津贴
部分地区的政策可能包含对职业病康复人员的专项津贴,但需结合当地规定确认。
二、高温作业津贴
-
高温岗位分类
根据工作环境温度和危害程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
甲级 :铸钢、锻造、热处理车间等高温环境;
-
乙级 :热处理车间质检室等;
-
丙级 :其他高温环境。
-
高温汤津贴 :针对露天高温作业(如沥青施工、露天铸造)。
-
-
发放标准与时间
-
每月按30天计算,工作满20天发全月津贴,不足按实际天数计发;
-
仅限7、8、9月发放。
-
三、特殊工种津贴
-
有毒有害工种津贴
适用于接触重金属(如铅、汞)、化学物质(如苯、氟化物)等危害的工人,例如:
-
喷漆工(接触苯)、电缆工(接触铅焊)、化验工(接触溴、氟化物)等。
-
发放标准 :根据工种危害等级确定,通常按月发放。
-
-
其他特殊工种
-
露天作业工 (如电焊工、矿渣棉保温工):按高温工种标准执行;
-
高海拔/特殊环境工种 :部分地区可能单独制定津贴标准。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津贴与工资关系
享受保健津贴的职工不得同时领取加班工资,且津贴不随岗位调动而调整;
- 例如:某岗位津贴标准为50元/月,若某月加班工资为80元,则实际到手工资为50元。
-
地区政策差异
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经济水平、行业规范而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以上内容综合了国家及地方政策,实际执行中需以企业具体规定和当地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