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尼曼-皮克病是一种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疾病,由神经鞘磷脂酶缺乏导致神经鞘磷脂在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中异常沉积,核心表现为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生长发育障碍。根据分型不同,部分患儿可能伴随眼底樱桃红斑、智力减退或早夭。
主要特点与分型
- 代谢机制异常:因基因突变导致神经鞘磷脂无法正常分解,堆积在肝脏、脾脏和脑部,形成泡沫细胞,引发器官功能障碍。
- 典型症状:
- A型(婴儿型):6个月内发病,肝脾急速肿大,神经系统快速退化,多数2-3岁死亡;
- B型:以肝脾肿大为主,无神经症状,可存活至成年;
- C型:儿童期发病,逐渐出现共济失调、癫痫等神经症状。
- 诊断关键:通过骨髓活检发现泡沫细胞、基因检测或酶活性测定确诊。
治疗与预后
目前无根治方法,以对症支持为主:
- 药物:麦格司他可延缓C型病程,但需警惕腹泻、震颤等副作用;
- 手术:脾切除仅适用于严重脾功能亢进者;
- 营养管理:低脂饮食结合维生素补充,需避免营养不良。
早期诊断和遗传咨询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儿家庭应关注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