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室扑动与颤动属于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需立即采取以下快速治疗措施:
一、紧急救治措施
-
即刻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 这是终止室扑/室颤的最快且最有效方法,需在1-2分钟内实施。
- 首次电击能量建议300-400Ws,若无效可重复电击并配合药物干预。
- 早期除颤是关键:发病后4分钟内除颤成功率可达50%以上,超过4分钟则骤降至4%。
-
心肺复苏(CPR)
- 若无法立即获得除颤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70-80次/分钟)和人工呼吸,维持基本循环和氧供。
-
药物辅助除颤
- 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将细颤转为粗颤以提高电击成功率。
- 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100mg静注,总量≤300mg)或胺碘酮,用于电击后维持心律稳定。
- 特殊情况处理:若由洋地黄中毒引起,需使用苯妥英钠(100mg静注)。
二、后续巩固治疗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 对于反复发作或存在猝死高危因素的老年人,植入ICD可自动检测并终止室颤,显著降低死亡率。
-
病因及基础疾病治疗
- 积极控制心肌梗死、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发病。
- 合并房颤者需抗凝治疗(如华法林、利伐沙班),预防血栓栓塞。
-
射频消融术
- 针对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明确病灶的室速/室颤),可通过导管消融消除异常电活动。
三、注意事项
- 黄金时间窗:抢救需争分夺秒,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
- 综合评估:老年人常合并多器官功能减退,需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及治疗方案。
- 长期监测: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及ICD工作状态。
总结:最快治疗需优先电除颤+CPR,辅以药物支持;后续结合ICD植入和病因管理,形成完整的急救-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