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支阻滞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当病变累及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的供血区域时,容易引发双分支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时,若梗死部位涉及相关分支的供血范围,也可能出现双分支阻滞。
-
高血压性心脏病: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心脏负荷增加,容易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进而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右束支与左前分支等同时受到损害,从而引发双分支阻滞。
-
心肌病:包括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影响心肌的正常传导功能,可能引起双分支阻滞。
-
先天性心脏病:如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畸形,可能会改变心脏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进而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双分支阻滞。
-
心脏手术:二尖瓣换瓣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等心脏外科手术后,可能会损伤心脏的传导组织或影响其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双分支阻滞。
-
主动脉瓣病变:特别是主动脉瓣狭窄,可使主动脉瓣纤维钙化,进而影响到与心脏传导系统相关的结构,导致双分支阻滞的发生。
-
Lev′s病和Lenègre′s病:这是两种较为少见的心脏病变,也可能导致双分支阻滞。
总的来说,双分支阻滞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与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有关。对于出现双分支阻滞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