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特征与分型
-
解剖异常
根据Darling分型,TAPVC可分为四型:- 心上型(30%-40%):肺静脉汇合成共同静脉后经垂直静脉引流至上腔静脉。
- 心内型(15%-20%):肺静脉直接或通过冠状静脉窦汇入右心房。
- 心下型(20%-30%):肺静脉经垂直静脉下行至门静脉或下腔静脉。
- 混合型(5%-10%):肺静脉通过多种异常路径引流至体循环不同部位。
-
病理生理
由于肺静脉回流受阻或合并房间隔缺损(ASD)/卵圆孔未闭(PFO),右心房需接受全部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液,导致右心负荷加重、肺动脉高压,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 -
临床表现
患儿多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出现症状,包括:- 发绀(皮肤、黏膜青紫);
- 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因缺氧和心功能不全);
- 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未及时治疗者死亡率极高,约50%在出生后3个月内死亡)。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
- 超声心动图:首选检查,可评估肺静脉连接异常及合并畸形;
- CT血管造影(CTA):明确肺静脉解剖结构及梗阻部位;
- 心导管检查:复杂病例中评估血流动力学。
-
手术治疗
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治,需在低温体外循环下重建肺静脉与左心房的正常连接,并修补房间隔缺损。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如吻合口梗阻)。
总结
TAPVC因血流动力学异常凶险,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至关重要。现代技术已显著改善预后,但需根据分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