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症状
-
心悸与心脏不适
患儿常描述心跳“乱跳”“心慌”,甚至感觉心脏像“被石头压着”或“抽筋”,可能伴随胸痛、胸闷。
注:心悸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儿可能仅表现为烦躁不安。 -
呼吸系统症状
因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可能出现气促、呼吸不畅,活动后加重,严重时需大口喘气。 -
全身性反应
- 多汗:因缺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常伴随面色苍白。
- 乏力:长期心动过速消耗能量,表现为四肢无力、易疲劳。
- 烦躁哭闹:婴幼儿因无法表达,可能表现为持续哭闹、拒食。
心率特点
- 持续快速:静息心率常超过150次/分(婴幼儿可达154次/分以上),活动后进一步加快,但入睡或安静时可能暂时下降。
- 波动性:心率受情绪、活动等自主神经因素影响显著,可能“突快突慢”,差异达50次/分以上。
并发症与长期影响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脏扩大、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水肿、喂养困难(婴幼儿)。
- 心力衰竭:约50%患儿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需紧急干预。
何时就医?
若孩子出现持续心悸、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晕厥,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并根据情况选择药物(如普罗帕酮)或射频消融术治疗。
提示:以上症状需结合个体差异判断,建议家长观察记录孩子发作时的心率、诱因及伴随表现,便于医生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