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道疾病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的治疗有一定难度,通常难以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具体如下:
炎症性肠道疾病
- 疾病特点: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与肠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血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该疾病不能被完全治愈,且易于反复发作,预后不确定。
-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一般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等,严重者可选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对于严重而又顽固的肠道病变,可考虑手术切除受累肠管,但手术也不能完全治愈该病,术后仍可能复发。
伴发的葡萄膜炎
- 疾病特点:葡萄膜炎是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眼部病变,可表现为急性巩膜外层炎、急性巩膜炎和葡萄膜炎等多种类型。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性丧失。炎症性肠病伴发的葡萄膜炎多见青壮年,主要表现为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症状,如明显的眼痛、畏光等。
- 治疗手段:对于急性严重的前葡萄膜炎,可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剂、普拉洛芬滴眼剂、后马托品眼膏或滴眼剂点眼;出现反应性视盘水肿或黄斑囊样水肿者,可短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后筋膜囊下注射地塞米松,也可联合非甾体消炎药口服治疗。对于中间、后和全葡萄膜炎,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可首先选用糖皮质激素口服,如治疗无效,则宜加用或改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研究显示,针对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制剂对炎症性肠病及其伴发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总体来说,炎症性肠道疾病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正确,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一般而言,经过正确的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预后,但难以控制的葡萄膜炎的复发和继发性青光眼可导致视力丧失。患者需长期服药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对控制病情也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