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铅中毒需根据中毒程度采取多维度综合治疗,以下为最快起效的干预措施及治疗流程:
一、立即终止铅暴露
切断污染源:第一时间排查并移除环境中的铅污染源(如含铅油漆玩具、含铅食品容器等),阻止铅进一步吸收。
二、急性中毒的紧急处理
-
催吐洗胃
▶ 误服大量铅后2小时内,立即用1%硫酸钠溶液洗胃,并口服牛奶/生蛋清保护胃肠黏膜。
▶ 配合硫酸钠导泻,促进未吸收铅的排出。 -
血液净化
▶ 若血铅浓度≥800μg/L或出现急性脑病,需采用血液透析快速清除血液中的铅。
三、特异性驱铅治疗
螯合剂药物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依地酸钙钠:静脉滴注,每日不超过1g,连用3天停4天为1疗程。
- 二巯丁二酸:口服或静脉注射,对儿童安全性较高。
- 促排灵(CaNa3DTPA):适用于重度中毒,需监测肾功能。
注意:驱铅治疗需结合血铅水平调整疗程,中重度中毒常需3-5个疗程,疗程间隔5-10天。
四、辅助治疗与营养支持
-
膳食调整
▶ 高钙/铁/锌食物:牛奶、瘦肉、豆制品减少肠道铅吸收。
▶ 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等促进铅结合排出。 -
营养补充
▶ 同步补充钙、铁、锌制剂,拮抗铅的毒性。
五、长期管理
- 环境干预:定期检测居住环境铅含量,更换含铅建材/水管,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 行为矫正:纠正啃咬玩具、不洗手等习惯,减少手-口铅摄入。
- 定期监测: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血铅,评估疗效及复发风险。
治疗优先级建议
轻度中毒(血铅<450μg/L):脱离污染源+膳食干预+营养补充。
中重度中毒(血铅≥450μg/L):立即联合螯合剂治疗+环境干预,辅以血液净化(危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