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特征
- 细菌特性:革兰氏阴性杆菌或球杆菌,大小约1-3.5×0.5-1.3μm,具有“嗜冷性”,可在4℃低温环境下生长繁殖,常见于冷藏食品中。
- 分布范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水源、家畜(猪、牛、羊)、野生动物及乳制品、肉类、豆制品等食品中。
传播途径
- 主要方式:通过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乳制品)或水源经口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
- 高危人群:普遍易感,但婴幼儿、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且症状更严重。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胃肠炎型:发热、腹痛(多位于右下腹)、腹泻(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病程约1-2周。
- 类似阑尾炎: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 严重并发症:
- 败血症(高热、肝脾肿大,死亡率较高)、关节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等。
- 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重症。
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实验室检查:粪便、血液或病变组织培养分离病原菌。
- 血清学检测:凝集试验或抗体检测辅助诊断。
- 治疗:
- 轻症:以对症支持为主(如补液、退热)。
- 重症:需使用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
预防措施
- 饮食卫生:
- 冷藏食品需彻底加热后食用,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用肉类、海鲜。
- 生熟分开处理,餐具定期消毒。
- 环境管理:
- 定期清洁冰箱,避免长期储存食物。
- 处理动物排泄物时注意防护,防止污染水源和食物。
总结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是一种由嗜冷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需通过严格饮食卫生和规范食品处理预防。若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