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易感人群
-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婴及新生儿,尤其是体重过小、胎龄不足或存在皮肤感染灶的患儿。
- 耐药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增加了治疗难度。
2. 典型症状
- 起病急骤:常在1-2天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脓疱后突发高热(年长儿多见弛张热,新生儿可能低热或无热)。
- 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急促、发绀,严重时咳脓血痰或猩红热样皮疹。
- 全身中毒表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甚至休克。
3. 并发症
- 肺部可形成多发性脓肿、肺大疱,易并发脓胸、脓气胸或纵隔积气。
- 严重者可能出现脓毒性休克、脑膜炎、心内膜炎等肺外感染。
4.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部分患儿可能降低),C反应蛋白增高,病原培养阳性可确诊。
- 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肺部斑片状浸润影,快速进展为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
5. 治疗原则
- 抗生素治疗:首选苯唑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耐药菌需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 对症支持:退热、吸氧、止咳化痰,脓胸或脓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
提示:该病病情进展快,早期识别至关重要。若患儿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