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表现
- 起病急骤:在流感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未缓解时,迅速出现咳嗽、少痰或白色黏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 重症表现:病情恶化快,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嗜睡、精神萎靡,甚至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 影像特征:X线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状阴影,近肺门处较多。
2. 高危人群
- 儿童(尤其5岁以下婴幼儿)。
- 老年人(65岁以上)。
- 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等。
- 孕妇及肥胖者:免疫力较低或呼吸系统负担加重。
3. 治疗原则
- 抗病毒药物: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率。
- 抗菌治疗:若合并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需联合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
- 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止咳化痰、吸氧等,重症需住院监护。
4. 预防措施
- 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最有效手段,尤其推荐高危人群。
- 日常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保持室内通风。
总结
流感病毒肺炎病情进展快、并发症风险高,需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接种疫苗和规范治疗是降低重症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