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抗病毒治疗
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关键,可显著减少细菌感染、降低病死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常用药物包括:- 玛巴洛沙韦:新型RNA聚合酶抑制剂,单次口服即可完成疗程,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且能快速降低病毒载量,改善症状时间缩短27.1小时。
- 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适用于2周龄以上患者,需按疗程服用(通常5-7天)。
-
辅助治疗与支持
- 氧疗与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需及时氧疗,若低氧血症未改善或出现呼吸衰竭,需评估机械通气指征。
- 抗生素使用:若合并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等。
- 对症治疗:退热、止咳等药物需针对性使用,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Reye综合征。
-
预防与高危人群管理
- 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及并发症风险,尤其推荐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接种。
- 药物预防:密切接触者可在暴露后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
提示: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确保早诊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