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没有绝对最快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急性期治疗
主要针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身体平卧。具体措施如下:
- 若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
- 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升压药、脱敏药等,以恢复休克状态。
- 给予氧气吸入,进行呼吸支持。
-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补液,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促进过敏物质的排泄。若出现肺水肿者,应减慢输液速度及改为糖盐水。
- 休克改善后,应继续维持血压,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同时密切观察 24 小时,以防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
药物治疗
- 抑制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 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等炎性递质生成。
- 色甘酸二钠,能稳定细胞膜,阻止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递质。
-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前列腺素 E 等,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 cAMP 合成,抑制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递质。
- 甲基黄嘌呤、氨茶碱,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 cAMP 分解,使细胞内 cAMP 浓度升高,从而抑制致敏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递质。
- 活性介质拮抗剂:
- 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可通过与组胺竞争结合效应器官上的组胺受体,发挥抗组胺作用。
- 多根皮苷酊磷酸盐,是一种白三烯拮抗剂,为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重要用药。
-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 肾上腺素,不仅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还具有升压作用,在过敏性休克抢救中具有重要作用。
-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 C 等,不仅可以解痉,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皮肤与黏膜的炎症反应。
脱敏治疗
也称为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指通过给予患者引起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并逐渐增加剂量,使患者对其产生耐受,最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甚至消失。其中,以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和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最为常用。
手术治疗
严重喉头水肿者,有时需行气管切开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还可通过鼻冲洗等方式,保持鼻黏膜湿润、清洗鼻黏膜,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于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治疗,首先要积极查找并确定变应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食物过敏者,需绝对禁止食用过敏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