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不具有传染性。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而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无关。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内 β - 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以及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这些变化导致了大脑神经元的逐渐死亡和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并非由某种传染性病原体所引起。
不过,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曾发表一项研究报告,提到在接受尸源性生长激素治疗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些迹象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 “传染性” 假说相关,这可能意味着作为该疾病标志的一种特定蛋白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研究人员也强调,相关风险可能很小,这一研究是基于少数人的,并且这种治疗方法已经不再使用,不能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就被证实具有传染性。
从目前的医学认知来看,阿尔茨海默病不是传染病,不会通过空气、水、食物、直接接触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触、共同生活、照顾他们等行为都不会导致疾病的传播,无需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