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咬后的症状可以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同时还可能因蜱虫携带的病原体引发严重疾病。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局部症状
红肿和瘙痒
蜱虫叮咬后,叮咬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硬结、水疱或瘀点,伴随明显的瘙痒和疼痛感。皮肤损伤
蜱虫叮咬处可能形成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有时中央可见虫咬痕迹。虫体残留
蜱虫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因此叮咬后可能残留虫体或其部分。
二、全身症状
发热
蜱虫叮咬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超过38℃,甚至高达40℃。乏力、头痛和肌肉酸痛
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精神不振等症状较为常见。胃肠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者可能出现头痛、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甚至引发“蜱瘫痪”。
三、严重疾病症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 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多在6~9天。
- 主要症状:持续性高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莱姆病
- 症状包括皮疹、关节疼痛、神经系统损害(如面瘫)等。
斑疹热
- 表现为高热、皮疹、头痛等。
其他传染病
蜱虫还可能传播鼠疫、伤寒、布氏杆菌病等疾病,引发严重感染。
四、预防与处理建议
预防措施
- 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停留。
- 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减少皮肤暴露。
- 使用驱虫剂(如避蚊胺DEET≥20%)或处理衣物和帐篷。
叮咬后的处理
- 移除蜱虫:用镊子或专用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除,避免捏碎虫体。
- 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防止感染。
- 观察症状:密切留意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若出现及时就医。
五、特别提醒
被蜱虫咬后,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