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价
医保局药品采购是指国家医保局联合医疗机构等组织,通过集中招标、谈判等方式,对药品和医用耗材进行统一采购,以降低药品价格、保障药品供应并减轻患者负担的政策措施。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核心概念
-
集中采购
通过将全国医疗机构分散的采购量集中打包,形成规模效应,增强议价能力,从而压低药品价格。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医保局承诺一定采购量,药企需按约定价格供货,确保药品供应稳定性。
二、主要目的
-
降低患者负担
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自费比例,例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高值耗材降幅可达90%以上。
-
规范医药市场
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打击医药腐败,提升药品采购透明度和效率。
-
推动药企创新
促使药企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提高竞争力,同时保障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一致性。
三、实施方式
-
组织架构
由国家医保局主导,各省组建采购联盟,明确采购计划和药品目录。
-
采购流程
通过招投标或谈判确定中标药品,签订供应协议,药企按约定生产供货。
-
质量保障
严格筛选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建立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药品安全。
四、效果与影响
-
价格降幅显著 :多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53%,部分高值耗材降幅超90%。
-
医保基金节约 :每年为全国医保基金节省数百亿元。
-
市场格局优化 :推动国产仿制药发展,促进医药行业向高质量转型。
五、争议与挑战
部分公众对国产仿制药质量存疑,但医保局强调两者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上与原研药相当,并通过严格监管保障药品质量。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医保支付机制,平衡价格与质量关系。
医保局药品采购是现代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