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咬伤皮肤护理注意事项
一、立即处理伤口
- 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清除污染物和病原体。
- 消毒杀菌:冲洗后使用碘伏、医用酒精或季铵盐类消毒剂涂抹伤口,减少感染风险。
- 冷敷消肿:若伤口红肿疼痛,24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每次15-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二、避免不当操作
- 禁止挤压或切开伤口:避免用力挤压、刀割放血,以防毒素扩散或加重感染。
- 勿用嘴吸毒素:口腔黏膜易吸收毒素,可能导致施救者中毒。
- 避免冰敷、热敷或火烧:此类方法可能刺激血液循环或导致组织损伤。
三、伤口保护与观察
- 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接触污水或污染物,定期更换敷料。
- 避免抓挠或摩擦:防止二次损伤或细菌侵入,可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 观察感染迹象:如出现红肿加剧、渗液、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四、及时就医与疫苗接种
- 分级处理暴露伤口:根据咬伤程度(如狂犬病暴露分级)采取不同措施,Ⅱ级及以上需接种疫苗。
- 注射抗毒血清或疫苗:如蛇咬伤需对应抗蛇毒血清,动物咬伤需接种狂犬疫苗。
- 破伤风预防:深部或污染严重的伤口需注射破伤风疫苗。
五、日常护理与禁忌
- 减少患肢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速毒素扩散,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 饮食清淡:恢复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 忌饮酒或草药乱敷:酒精加速血液循环,草药可能引发过敏或感染。
提示:若无法自行判断伤口等级或处理效果,应尽快到专业门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