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性穿孔是一种严重的胃部疾病,是胃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下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五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1. 定义
胃溃疡性穿孔是指胃壁因溃疡病变穿透浆膜层,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的疾病。它是胃溃疡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能危及生命。
2. 病因
胃溃疡性穿孔的常见原因包括:
- 胃酸刺激:胃酸分泌过多,破坏胃黏膜屏障。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炎症,削弱胃壁结构。
- 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能损伤胃黏膜。
-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可能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和修复。
- 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等。
胃癌侵犯胃壁浆膜层也可能导致穿孔。
3. 症状
胃溃疡性穿孔的典型症状包括:
- 剧烈腹痛:突发性上腹部剧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可迅速波及全腹。
- 伴随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短促、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4. 诊断
胃溃疡性穿孔的诊断主要依据:
- 典型症状:如突发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 影像学检查:腹部立位X线平片可显示“气腹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有助于确诊。
- 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腹腔穿刺可发现脓性液体。
5. 治疗
胃溃疡性穿孔的治疗原则包括:
一般治疗:
- 禁食,减少胃内容物进入腹腔。
- 胃肠减压,放置胃管抽吸胃内容物,减轻腹腔污染。
- 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 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₂受体拮抗剂)减少胃酸分泌。
- 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
手术治疗:
- 急性穿孔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包括穿孔修补术或胃切除术,尤其是饱腹情况下穿孔。
6. 预防与预后
-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合理使用药物。
- 预后:胃溃疡性穿孔的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胃溃疡性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尽快诊断和治疗。如果您有胃溃疡病史或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