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症状
- 咬痕形态:臭虫叮咬通常会在皮肤上形成连续的一排小红点,咬痕中心可能有针尖大小的穿刺点,伴随明显瘙痒和红肿。
- 水疱或脓疱:部分人被咬处可能出现绿豆至花生大小的红色丘疹,顶部可能有小水疱,少数会发展为脓疱。
- 疼痛或刺痛:若叮咬较深或毒素较强,可能伴随刺痛感或烧灼感,甚至局部肿胀。
-
全身症状
- 过敏反应:可能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 发热或乏力:若因毒素或感染引发全身反应,可能伴随头晕、恶心、发热、乏力等症状。
- 淋巴结肿大:少数情况下,叮咬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可能肿大。
-
判断是否中毒的关键点
- 若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持续高热或全身红斑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可能提示中毒或严重过敏反应。
- 若局部伤口化脓、溃疡或焦痂,或症状持续数天未缓解,也需警惕感染或中毒风险。
建议处理措施:
- 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 冷敷缓解肿胀,可涂抹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皮炎平)减轻炎症。
- 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全身不适,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被臭虫咬伤史。
清明踏青时建议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虫剂,避免在草丛中长时间停留以降低被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