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墙体常见的表面质量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其表现形式、成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露筋
表现形式 :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直接影响结构耐久性。
成因分析
-
保护层垫块位移、数量不足或漏放;
-
结构截面小、钢筋过密,导致水泥砂浆无法充分填充;
-
振捣不密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
-
模板未充分湿润或拆模过早。
防治措施 :
-
确保垫块数量、间距及固定性;
-
优化钢筋配置,避免过密;
-
加强振捣操作,避免棒击钢筋;
-
模板湿润养护,规范拆模时间。
二、蜂窝麻面
表现形式 :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状孔洞和麻点,导致表面不平整。
成因分析
-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错误(砂浆少、石子多);
-
振捣不充分或漏振,导致气泡未排出;
-
模板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或脱模时混凝土失水。
防治措施 :
-
严格把控配合比及材料计量;
-
加强振捣工艺,避免漏振;
-
清理模板杂物,确保湿润养护。
三、孔洞
表现形式 :混凝土内部出现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钢筋裸露。
成因分析
-
混凝土下料过高或过厚,振捣不到位;
-
模板漏浆、跑模或支撑体系失效;
-
混凝土离析严重,未及时修补。
防治措施 :
-
合理控制下料高度及分层厚度;
-
加强模板密封性,及时修补漏浆点;
-
采用二次振捣或专用工具填补孔洞。
四、砂线
表现形式 :混凝土表面出现平行或交叉的细砂痕迹,通常与模板缝隙或振捣不足有关。
成因分析
-
模板拼缝不严,漏浆导致砂粒渗出;
-
振捣不密实,未能填满模板缝隙。
防治措施 :
-
严格模板拼缝质量,涂刷脱模剂;
-
加强振捣力度,避免砂粒渗出。
五、其他常见缺陷
-
表面不平整 :振捣不当或模板变形导致;
-
保护层破损 :施工中碰撞或垫块失效;
-
颜色/骨料不均 :配合比不当或搅拌不均。
总结
混凝土墙体质量缺陷的防治需从材料、工艺、设备等多方面入手,规范施工流程并加强质量检测,可有效降低缺陷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