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正诱发因素
首要任务是识别并纠正导致免疫缺陷的诱因,如合理喂养、治疗营养不良、控制感染等。例如,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改善营养性免疫缺陷。若因药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需调整用药方案。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时,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快速控制感染。
- 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或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如IgG)可迅速提升抗体水平,适用于急性感染或抗体缺乏的患儿。
- 胸腺素:通过刺激T淋巴细胞生成增强免疫力,适用于胸腺发育异常的患者。
-
免疫替代与重建治疗
- 输血制品:严重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时,可输注红细胞或凝血因子。
- 干细胞/骨髓移植:对于严重免疫缺陷,脐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可重建免疫系统,需根据配型结果选择全相合或半相合移植。
- 基因治疗: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方向。
-
日常管理与预防
- 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感染源,定期接种灭活疫苗(如卡介苗)。
- 家长需密切监测症状变化,如发热、出血等,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治疗需个体化,建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若病情危急(如严重感染或免疫崩溃),需立即住院接受综合救治。